在线客服
  • |
  • 400-821-8800
  • |
  • 手机西域
    手机西域下载二维码

    开发者:西域智慧供应链(上海)股份公司

    版本:4.6.8

    扫一扫,下载西域客户端
    手机采购 移动办公
    iPhone Android
  • |
  • 快速下单
  • |
  • 我的西域
  • 浅谈塑壳断路器滑扣现象的仿真分析

    文/ 发布于2017-08-29 浏览次数:1064

      摘要:本文通过运用ADAMS仿真软件,对某型号额定电流为250 A(简称M1型)塑壳断路器机构的滑扣问题进行分析,阐述了机构滑扣的原因,并提出了解决方案。

    引 言

     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的基础元件之一,其操作机构的滑扣问题是断路器设计中的核心问题。所谓滑扣,即开关在合分闸过程中,跳扣和锁扣脱开造成合分闸失败的现象。本文通过运用ADAMS仿真软件,对某型号额定电流为250 A(简称M1型)塑壳断路器机构的滑扣问题进行分析,阐述了机构滑扣的原因,并提出了解决方案。

      图中机构处于分闸位置,f为牵引杆;g为下连杆;h为上连杆;k为跳扣;m为上锁扣;n为下锁扣;O1为跳扣转动中心;O2 为上锁扣转动中心;O3 为下锁扣转动中心。正常情况下,上、下锁扣上都有反力弹簧,保证开关不误动作。当短路电流出现时,脱扣器的衔铁在磁场作用下,推动f和m围绕O2 顺时针转动,m的弧形面在n的面上滑动,当m的弧形面滑入n的方槽时, n绕轴O3 逆时针转动,同时n与k解锁,在主弹簧e的拉力作用下, k绕O1 轴顺时针转动。机构变成五连杆机构,动触头打开,断路器脱扣。这是机构脱扣后的整个运动过程。

    M1型断路器机构模型1 对机构滑扣现象的仿真分析

      通过分析机构模型可知,机构滑扣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:① O1 的位置;② m转动中心轴O2 的位置;③ n转动中心轴O3 的位置;④ m与n转动中心接触的轴O3 的半径R(见图2);⑤m与n接触的磨擦系数;⑥ m与n的材质与热处理情况。

     初始再扣阶段力的方向

    1. 1 O1 位置的影响

      对于k转动中心轴O1(X, Y), X 坐标变化的影响大于Y坐标。一般在设计过程中,已保证了k在下锁扣窗口中的包含面积。正常情况下, k不可能滑出n的窗口。所以在考虑滑扣时,可暂不考虑k转动中心轴O1 的位置。

    1. 2 其余因素对滑扣现象的影响

      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仿真,以初始坐标系为参考点,以m、n的转动中心的X、Y坐标、接触轴O3 的半径R 作为设计变量,进行设计研究。根据产品结构的实际情况,设置其变化范围(见表1),观察各变量值对机构滑扣的影响。

      再扣距离为m上的点1到n上的点2的距离,扣住距离为n上的点3到k上的点4的距离。当以上变量取初始值时,测得机构在合闸过程中再扣距离和扣住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、5所示。

     在初始位置,模型的再扣距离为1. 0797 mm,扣住距离为+ 0.107 3 mm。在合闸的过程中,如再扣距离减小为0时,即发生滑扣;另外,扣住距离增大为1. 6 mm(下锁扣的材料厚度)时,也即发生滑扣。图4及图5中出现的曲线波动是由于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,跳扣k与n的震动造成的。

      取k与n、n与m在碰撞约束中的参数———包容值为0.1 mm(此包容值与零件的材质和热处理情况有关) ,仿真分析的结果见表2~6。

      通过仿真分析,某些尺寸变量变化到一定值时,会出现滑扣现象。但现实机构的零件由于是用模具成型而得,尺寸偏差不会很大,通过对机构零件的测量,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。所以,以上尺寸的偏差不应是断路器滑扣的主要原因。

    1. 3 仿真分析实际滑扣现象产生的原因

      机构仿真中,发现在牵引杆f转动过程中, n对m的作用力方向会发生变化。图2为模型再扣时上、下锁扣作用力的方向图,图6为模型滑扣阶段上、下锁扣作用力的方向图,箭头为力的作用线,图2中,力的主作用线通过圆心。图6中力的主作用线已偏离圆心。分析表明,在图6状态时有助于m的脱扣运动。实际上,大多数的物理样机在m和n上都有磨损的痕迹。分析上、下锁扣的运动过程,由于m的圆弧面在n表面滑动,而上锁扣m的圆弧面顶端有一尖角,在运动几次后,上锁扣m的圆弧面就会在n表面留下凹痕,同时m上的圆弧面的尖角被相应磨成一个圆角。

    1. 3. 1 上锁扣m的磨损圆角R1 为变量

      设以上锁扣m圆弧面的尖端倒R1角来表示上锁扣m的磨损情况,如图7所示。如R1角的取值为1.0,初始再扣距离为0.86 mm,接触碰撞包容值取0. 1,进行合闸操作的仿真分析。

      机构在AB 段这段时间为再扣保持阶段,此时再扣距离保持不变;在B 点处开始合闸操作,此刻为4ms, BC段为手柄合闸过程,由于合闸过程中上、下锁扣作用力的变化,使上锁扣产生滑动,再扣距离减小;CD 段为开关动触头和连杆的合闸过程,此时再扣距离基本线性减小,即滑扣过程基本线性进行;当时间到达D点时,合闸运动结束;DE段为m在n作用力的作用下,进一步向滑扣方向转动,直至机构脱扣,再扣距离趋向于0;EF 段为动触头打开的过程,到此,整个开关完全滑扣。下面分别对R1 取不同的值进行仿真,结果见表7。

      由仿真分析可知,滑扣的加速过程主要在手柄的合闸过程中;R1角越大、滑扣的起始时间越短,越容易滑扣。

    1. 3. 2 n的表面磨损深度取不同值

      在ADAMS仿真过程中,对于n的表面磨损深度用碰撞包容值代替。如R1=0. 6,初始再扣距离=0. 78 mm,接触碰撞包容值=0. 2,进行合闸操作的仿真分析。仿真结果如图9、10所示,图9为仿真合闸过程中再扣距离的变化曲线,图10为动触头末端点的运动轨迹曲线。

      机构在2 ms处即开始滑动,在10ms时上锁扣滑入下锁扣窗口内,动触头在5 ms时开始合闸,在7 ms时合闸结束,在10 ms时动触头开始打开, 17.5 ms动触头完全打开。下面对接触碰撞包容值取不同的值分别仿真,仿真结果见表8。

      通过仿真分析,下锁扣上磨损的小槽的深度也影响机构的滑扣。由此可知,此断路器滑扣的主要原因是由磨损造成的。

    2 分析和改进机构零件

      由于该机构的滑扣主要是磨损造成的,同时上、下锁扣接触压力的作用线在理论设计时通过上锁扣的旋转中心O2。在上、下锁扣磨损时,下锁扣对上锁扣的接触压力的方向将在旋转中心O2 以下,该力将辅助上锁扣旋转,使开关脱扣。因此,解决滑扣要通过两方面入手:①减少接触压力以减少磨损;②在理论设计时使接触力的作用方向在上锁扣的旋转中心O2之上,用该力阻止开关脱扣。通过UGII设计研究,得到一种新型的上、下锁扣。 (1) m接触圆弧面由一面改成两面,每个圆弧承受的接触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,并且使上锁扣承受的力左右平衡,改变原来单边受力的状况。同时,与m对应, n由单边窗口改成两边窗口。(2) m的接触圆弧由原来的一段圆弧,改成一段直线加一段圆弧。其中直线段与n的接触面平行,上、下锁扣在扣住位置时由原来的线接触改为面接触。同时, n对m的接触压力的方向将在上锁扣的旋转中心之上。

    3 对改进后的机构进行仿真分析

      将改进后的跳扣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,对模型施加实际相应的材质、约束、接触和力进行仿真试验 。

      在仿真分析开始时,模拟上锁扣m由于受到其转动中心的阻力的作用,预先转过一个小角度(往滑扣方向),使其初始再扣距离由1. 05 mm变成0. 69 mm,然后开始合闸操作。通过仿真发现,上锁扣m在受到下锁扣n对其接触压力的作用下,往扣住方向转动,最终又转回到初始位置,有效阻止了断路器滑扣。

      为了验证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,随机抽取了改进前、后的样机各50台进行机械寿命试验。试验结果表明,在1. 5万次机械寿命的操作过程中,新机构的断路器无一滑扣,且机械寿命比老的断路器有大幅度提高,达到了设计要求。新、老机构的塑壳断路器机械寿命对比见表9。 仿真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,此方案可有效地解决机构滑扣的问题,符合设计要求。

    4 结束语

      本文通过对M1型塑壳断路器的滑扣问题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,发现造成产品滑扣的原因为:①接触面磨损;②原设计的接触方式为圆弧和面接触,在磨损后,其接触压力辅助机构滑扣。针对以上原因,利用UG软件和ADAMS设计出一套新的机构,通过仿真分析和样机试验,证实此仿真分析的结果能有效解决断路器的滑扣问题。

    免责声明:文章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需要我方删除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
    相关资讯
   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645号 | 沪ICP备09003861号 |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合字B2-20200044 |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:沪浦药监械经营备20200151号 |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:沪浦药监械经营许20200092号 |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沪)-经营性-2020-0028 |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:沪(浦)应急管危经许[2022]204062(DYS)